LTC 中文站

你的位置: LTC 中文站 > RETARDIO中文网 >
RETARDIO中文网
厦大“远大”金融法论坛(第56期)之“区块链技术开发、应用场景及未来展望”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5-01-13 14:56    点击次数:104
晚风习习,暮色苍苍。2019年12月9日晚7时,厦大“远大”金融法论坛(总第56期)之“区块链技术开发、应用场景及未来展望”座谈会在厦门大学法学院B521教室如期举行。厦大“远大”金融法论坛是厦门大学法学院金融法研究中心与福建远大联盟律师事务所学科共建项目,至今已举办56期。本次座谈会第一个环节有幸邀请到张海航先生主讲。来自厦门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研究院、医学院以及集美大学等单位的老师,众多实务部门、产业界与投资界的专家以及金融法研究中心硕博生近五十人出席了本次座谈会,刘志云教授担任本次座谈会的主持人。张海航先生系连续创业者,六维量子(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立缮资本合伙人。海南省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发起人之一,“全国专业人才储备工作委员会”委员,曾参与56个区块链项目的投资。现任厦门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副主任、厦门区块链协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区块链联盟副会长。2018年在GFIS全球科技金融技术创新峰会上荣获杰出区块链人物奖,同年被亚太金融投资协会授予2018金融科技领军人物奖、BCU 2018最佳投资人奖。2019年受聘为厦门大学中科创业学院创业实践导师。曾为房地产金融、商品溯源、交通、供应链金融、IP授权、游戏、知识产权等近二十多个产业提供了区块链+解决方案。在同学们翘首期盼下,座谈会在7点正式开始。座谈会伊始,张海航先生先为我们播放了一个视频短片,短片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现了比特币的历史价格走势以及比特币发展中的大事件。老师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有的人在看完短片后表示热血沸腾,后悔没有早一点投资比特币,也有人觉得投资有风险需要谨慎参与。接下来,张海航先生以一个浅显生动的例子、诙谐幽默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比特币。他打了个比方:比特币挖矿的过程和打麻将差不多,四个“矿工”一组,最先从一组随机数字中进行摸排,谁先胡了谁就赢了,获得收益,也获得记账权。因为胡牌的过程是随机的,有可能跟你打牌的策略有关,也有可能跟你的运气有关,这相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公平的,大家都认可这个结果,然后开始下一轮,这就是比特币挖矿的整个流程。比特币整个的挖矿产业链主要有三个部分,包括以硬件、矿机供应为主的上游产业链、以挖矿为主的中游产业链,以及进行交易的下游产业链。在讲完比特币的理论基础后,张海航先生为我们推荐了一些常用的工具,并建议我们亲自买一些比特币体验一下。短片让同学们对比特币的发展史有了一个简要的了解,接着张海航先生切入正题,描述了他心中的区块链。整个区块链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代:数字货币时代、智能合约时代、大规模应用时代。区块链1.0是以比特币、莱特币等为代表的加密货币,是与转账、汇款和数字化支付相关的密码学货币应用。区块链2.0则是以以太坊为代表的智能合约,是经济、市场和金融领域的区块链应用,区块链3.0则是区块链技术在社会领域的应用场景实现,为各种行业提供解决方案。在这里张海航先生用一个小案例生动说明了区块链的一项技术特性:一般而言,要想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需要进行备案以获得确权的证明,而如果备案的人是抄袭者的时候,原稿作者需要提供证据链来证明自己原稿的完成时间早于该抄袭者的备案时间。这整个过程其实可以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因为区块链技术有一个时间戳的概念,具有不可篡改性,可以证明作品完成的先后,从而解决数字版权的确权问题,这个案例生动的为我们解释了区块链技术是如何运用到与确权相关的领域中来。在简单的背景和基础知识介绍后,张海航先生以几个关键词为重点来为我们解释什么是区块链技术以及区块链的分类。首先,张海航先生为区块链技术的概念做了一个提炼,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词:点对点网络、时间戳、共识机制、智能合约、非对称加密、不可篡改、节点透明等等。其次,按照区块链的节点分布情况,区块链可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三类,公有链是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进入到系统中读取数据、发送可确认交易、竞争记账的区块链,公有链通常被认为是“完全去中心化”的,例如比特币;私有链是指其写入权限由某个组织和机构控制的区块链,参与节点的资格会被严格限制;张海航先生再次用麻将的比方,为我们解释了联盟链:有若干个机构共同参与管理的区块链,每个机构都运行着一个或多个节点,其中的数据只允许系统内不同的机构进行读写和发送交易,并且共同来记录交易数据。最后,张海航先生深入浅出的讲解了跨链这一复杂的概念,他拨开层层迷雾,揭开笼罩在这一晦涩难懂的概念上的神秘面纱,带领我们认清跨链的本质其实就是价值跨链和通讯跨链:价值跨链就是价值交换,通过交易进行直接的流通;通讯跨链就是通过链间的“语言翻译”媒介,实现链间信息互通。理论层面的讲解帮助同学们理清了思路,张海航先生又为我们在区块链的实践运用方面指点迷津,通过一些实践案例来解释区块链技术的产业运用流程。第一个案例是关于区块链在建盏交易平台的运用,张海航先生特意让大家现场扫码看到了以VR技术做出来的宋青瓷黄金盏的构造,建盏交易的主要流程为,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对建盏进行溯源,通过WEBVR技术为每一个建盏进行实物认证,为建盏出具保全证书且进行司法鉴定对其进行确权,将该建盏的所有数据上链,购买者可以通过扫描该建盏的标签来获取有关建盏的所有信息,确权使得建盏的来源可以追溯,可以帮助政府收缴相关税款。第二个案例是区块链技术在证据保全上的应用,个人可以通过区块链存证技术平台,在网上完成证据保存,生成证据提取码,在需要时从该平台上提取证据。从技术上来讲,利用区块链储存的数据基本不存在被篡改的可能性,而且在实践案例中已有被法官认可的先例,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性这一特点进行存证可以保证证据的可靠性且便于证据保存。第三个案例是关于营销溯源的,张海航先生给我们传阅了一些一物一码标签,并讲解了可食用的生物标签在实践中是怎么运用的,拿石斑鱼来举例,在石斑鱼刚出生的时候就会给它打上一个标签,我们可以对它的生长环境,生长情况等等进行溯源,消费者扫码了解它的健康状况。张海航先生又拿茅台酒举例,茅台酒有14项溯源技术,在区块链技术下,消费者可以查询到个人所购茅台酒从酒厂生产到流通市场的全流程信息,包括质量检测、生产时间、运输物流、政府监控、专业检测等各个环节的信息。这些数据一旦被实时录入区块链系统,便无法被篡改,数据完全真实。相较于传统防伪方法,区块链技术可以检测到茅台酒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杜绝制造流程、物流流程等等上游流程造假的可能性。这些案例让同学们真正领会到了区块链技术的魅力,了解了其实际工作的原理,对接下来的内容爆发了更大的热情。随后,张海航先生为我们生动讲解了区块链在金融这一与我们金融法专业相关领域的具体运用。首先,在支付这一领域,全球区块链支付五年成长预期为73.72%,张海航先生以韩国支付体系为例,介绍了区块链在支付领域可能的发展路径。其次,区块链可以减少传统金融中介高达20%的成本,区块链具有明显的工具属性,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张海航先生又拿长租公寓举例,他先为我们详细叙述了传统长租公寓的负债运营风控问题,而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可以进一步做好双边风控。我们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一个整合租房中介的平台,类似滴滴整合黑车,为二手房东提供房屋管理系统,为用户端提供合同管理、金融等服务保障,不参与具体的租房业务。该平台可以审查二手房东的经营情况,将数据上链,建立信用体系和反欺诈模型,并与二手房东、业主以及云南信托达成四方合同,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将风险降至最低。第三,传统汇款转账费用明显高于加密货币,加密资产跨境汇款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喜爱。第四,分布式金融许多商业应用场景已落地,包括存证证明、共享账本以及智能合约等等。最后稳定币作为跨境支付用途急速上升,尤其是作为跨境支付及价值储存两项功能。为了更好的探讨稳定币的问题,张海航先生为我们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主要是扎克伯格希望在全球发行Libra的理由,以及一位议员先生对扎克伯格的稳定币提出反对意见,在观看视频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意扎克伯格观点的涂婫同学认为:Libra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在全球发行可能会推进美国在世界货币领域的统治地位,反对方温长庆同学则认为发行Libra的多少是与资产的多少相匹配,但是我们无法得知资产到底有多少,如果超量发行Libra,而没有相应的配套资产,可能会发生挤兑带来巨大的风险。接着汪涵锐同学认为金融创新本身是金融发展的必要途径,每一次金融创新都会带来巨大的利益,他认为在面对Libra这一金融创新时,我们需要加以鼓励支持。温长庆同学反驳道,金融创新的同时伴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它所存在的风险,Libra是一种超脱了国家货币主权的稳定币,它可能无法做到让全球的使用者去信服它,它不像主权货币,背后有国家的支持,其公信力的不足可能是稳定币无法推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张海航先生对此进行了总结,并表达了他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创新通常伴有巨大的风险,而且整个经济是一个综合的问题,超越国家主权的货币不仅仅有经济风险,更有政治风险。其次扎克伯格的币其实不够稳定的,但是他很赞成扎克伯格的商业眼光,认为Libra有很大的机会,即使Libra不做也有别的人会去做,而中国在这一方面具有很大的竞争力,他拿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DCEP来举例,并简要介绍了DCEP的发展历程。最后,张海航先生介绍了区块链的政策监管相关问题,他先和大家探讨了一个有关小产权房交易的例子。现行小产权房使用权的交割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该交割没有人愿意背书没有监管,也因此没有征税,张海航先生提出,运用区块链技术对小产权房进行确权,然后将数据上链,作为备案。这样可以解决原有的权利不明确等问题,并将这一交易流程纳入到税收征管范围内,但是,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小产权房是不能拿来交易的,因此这个项目有着一定的法律风险。这个案例引发了在座老师、同学以及律师们的热烈讨论,刘志云老师最后总结到,小产权房的交易问题主要症结不是交易人对产权的纠结,而是对法律与政策对其交易合法性的不确定性问题,即使现有法律对其产权上交易给予否认,但使用权的交易一直都很活跃,因为交易双方就上述问题已经通过价格达成了共识。运用区块链技术对小产权房进行确权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就如既往是通过公证等手段来实现使用权的交易,在法律与政策尚未明确做出规定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可控范围内进行一些尝试。在对区块链的监管方面,张海航先生介绍到在整体布局方面,中国相较于英美国家而言起步较晚,但近两年发展速度加快。2017年7月,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认为单个ICO项目募集人数普遍超过200人,构成非法集资要件,自此,中国区块链的监管之路正式开始,主要集中于对ICO的监管。而关于加密资产课税的问题,张海航先生介绍到全球有19个国家明确征收加密税,大部分国家尚未明确对加密资产课税,多数对加密货币予以一定认同的国家,都将其判定为类似于证券的不动产,进而按照资本利得税的相关规定征收税款。两个多小时的讲授,让同学们意犹未尽,对于区块链这一问题的探讨热情高涨,座谈会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即答疑环节,同学们各抒己见,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于区块链的看法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硕士生宋鹏提问:区块链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去中心化,但为了对它进行监管,需要建立一个中心化的监管机构,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张海航先生回答:首先对于区块链来说,去中心化确实使得它的监管的对象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区块链也并不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我们依旧可以找到一定的监管对象对其进行一定的监管,从整个市场的发展来看,监管是一件好事,凡涉及金融必然会有监管,有监管才会把金融创新控制在不崩溃的局面中,使整个行业稳步发展。硕士生罗春阳提问:大部分人选择相信比特币似乎是因为,比特币是限制总额的,这使得他在美元等主权货币不断蒸发的状态下,得以保持稳定。但是基于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的观点,每个人都可以发行自己的货币,那市场上可以有很多的类似于比特币的币种在未来加入进来,对货币总量产生影响,那么代币就失去了信任基础,对于这一观点,张总有什么看法?张海航先生回答到,对于数字货币而言,绝大多数的公司是没有能力去操纵一个类似于比特币的数字货币的,现在我们可能处于建立新的价值体系的拐点,而区块链技术肯定会极大地促进这一拐点的来临。罗春阳硕士追问道:不同的币种之间会有竞争,整个市场势必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的局势,对于比特币而言,它相对于其他的币种本应处于一种先发劣势的状态中,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比特币的价格远高于其他代币,这又是为什么呢?张海航先生回答道:这其实是因为信仰,因为大部分人会去选择相信比特币是有价值,并且值得这一价值的。对此刘志云老师补充道,现阶段诸如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尚未达到大规模的使用层面,更多的是作为投资者的“投资对象”,刘老师联系课堂上讲过的建构主义,认为大家去投资更多的是因为“认同”,认同比特币本身具有这样的投资价值,能够作为投资的“标的物”,这个时候跟其使用价值已经没有关系,就如人类历史很多投资物,例如中国的“玉”,本身没有体现出“使用价值”,但不妨碍几千年来人们对的追捧,因为人们“认同”其具有投资价值,是财富的载体。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监管政策的变化,包括比特币在内的数字货币的使用价值一定会越来越大,这种空间不可估量。博士生陈继东表示:数字货币只是区块链的一个应用场景,而在讲座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区块链在溯源、确权方面的广阔运用前景,应该说区块链技术还有更大的市场,那么张总怎么看待区块链的未来发展前景呢?张海航先生回答,他对区块链的未来很有信心,目前我国的政策导向是在鼓励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的,而整个区块链技术运用市场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一方面市场的热度很高,另一方面政府也持谨慎的态度。总体而言,区块链技术还在早期的发展阶段,太多的应用场景还没有落地,在科技这条路上,全球都是摸着石头在过河,现在的区块链公司应当拥抱监管,紧密接触政府以及上市公司,争取让区块链技术在更多领域落地。王俊老师提问到:区块链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不可篡改性,这取决于它要拥有很多的节点,私有公司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技术量级才能实现不可篡改性?张海航先生回答:不可篡改是相对的,例如在挖矿过程中,大多数资源集中于几个大的矿池手中,他要想篡改数据其实也是可能的。来自厦大医学院的游老师提出,在听完讲座后,他发现区块链的运用范围其实很广,有很多领域都可以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相关难题,但是这些产业不像金融业具有增值属性,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成本可能过高,而与所获得的收益不匹配,未来区块链的成本会影响到他在更广阔领域的运用吗?张海航先生解释说,市场级别的区块链技术的成本主要是工程师的工资,即人力成本这一块,区块链技术对与大部分人而言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对技术方面的从业人员要求很高,目前人才的缺失,使得这一技术成本很高。未来随着行业的发展,可能会有更多的创业者,热情投入这一行业,使得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人才和技术增长,这样才能使区块链技术真正落地。刘志云老师最后做了总结,这场三个小时干货满满的讲座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反响,由此可见大家对于区块链技术的迷恋,区块链技术目前仍在成长阶段,其未来会怎样,有多大的发展空间谁都没有办法定位,谁都无法预测它是否可以改变世界,就如当年蒸汽机发明、光电技术的开发、互联网的应用、智能手机的出现。对于每一项新兴的科学技术而言,刚开始应用时它的成本都很大;但当技术逐渐成熟以及普及,这种成本就会降下去,随之应用层面就能越来越广泛。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区块链这一行业,推动技术创新,普及这一技术,使得区块链真正落地,应用到越来越多的行业与场景,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影响并改变这个世界。三个小时转瞬即逝,这是近期时间持续最长的座谈会,但三小时后大家依旧精神饱满,同学们仍沉浸在张海航先生幽默诙谐的讲授中,张海航先生善于运用各类案例为我们答疑解惑,并与我们积极互动,这种讲授方式让大家意犹未尽,迟迟不愿离去。很多参与互动的同学都收到了张海航先生特意为座谈会准备的小礼物,大家纷纷表示,期待在未来区块链技术4.0时代,仍能再次聆听张海航先生的讲座!文|潘灵蕴图|涂坤